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> 正文

以林养菌,以菌促林!龙湾屯镇林下经济促振兴


(资料图片)

近日,龙湾屯镇集体林场种植基地的赤松茸出菇,农民喜获丰收。该林场“借绿生金”,发展“林+菌”的林下经济新模式,种植竹荪、平菇、鸡枞菌等食用菌900余亩,发掘致富新路径。

林场工作人员采收赤松茸。

记者走进龙湾屯镇集体林场种植基地看到,国槐树下一颗颗赤松茸洁白的菌柄上顶着红褐色的伞盖,肥嫩饱满,东一簇、西一堆,长势喜人。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采摘、分拣、装箱,一派繁忙景象。“首先要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紧菇柄的基部,接着缓慢地左右转动,这样能在采摘时确保不损伤赤松茸。”林场工作人员介绍。

林下种植的赤松茸喜迎丰收。

刚刚采摘的赤松茸。

赤松茸的学名为大球盖菇,是食用菌中的后起之秀。其朵大、肉质细嫩、清香可口,富含蛋白质及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矿物质、维生素,享有“素中之荤”的美誉。赤松茸还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新菇种,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十大品种之一。

“目前龙湾屯镇集体林场的100余亩赤松茸已进入采收期,属于第一潮春季蘑菇,质量好,采收量大,每天平均在1000公斤左右,高峰期能达到4000公斤,总产量可达10万余公斤。”龙湾屯镇集体林场场长尤建华介绍。集体林场与鑫海韵通双兴大卖场、鑫海韵通石园大卖场合作,在商场设立专柜,出售林下种植的菌类,一公斤赤松茸36元左右,吸引了很多市民选购。

林场工作人员将赤松茸分拣、打包。

“我们发展林下经济新模式,不仅充分利用了林下空间,将树枝、木屑、稻壳、玉米芯等粉碎后作为菌类的基料废物利用,菌类采摘后还可以将基料投放至菜地,增加土壤有机质,利于农作物生长。”尤建华说。

龙湾屯镇盘活林下资源,将乡村振兴与特色产业相结合。集体林场还在林下种植60亩的竹荪,亩产约50公斤;试验种植平菇、鸡枞菌等,全力推动林下食用菌标准化、绿色化、集约化发展。同时,集体林场长期聘用周边30位村民,解决部分村民就业。接下来,该镇将继续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,盘活林场资源,带动村民就业、收入,助力乡村振兴。

关键词:

上一篇:哈登准三双率队攻下天王山 哈登豪斯改变了比赛走势他和马克西的发挥是赢球的原因之一|今日快看
下一篇:最后一页